|
本帖最后由 好月无古今 于 2021-2-24 17:32 编辑
得了风寒感冒的看过来...
原创: 蛋蛋姐 读透伤寒 2018-12-18
每到冬天患个感冒,几乎成了很多人入冬的标配...
其实也没啥,作为年轻人来说,就算不吃药,使劲抗几天,就自己康复了。但老人小孩还是得重视一下,省的后遗个咳嗽、鼻炎啥的老不好,岂不影响往后的美妙生活。
在这里,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对风寒感冒的认识以及治法。
1.
风寒感冒,中医又称作伤风,冒风或者冒寒。《红楼梦》里,还称为小伤寒。
冒,本意通“帽”,其实就是帽子的意思。人的帽子要戴在头顶上,冒风、冒寒的意思也就清楚了,就是顶着风寒。
中医不建议人顶风冒雪这种行为,认为该避的还是避一避为好。因为和风寒这些邪气硬着来,很容易让这些邪气侵入人体。
如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篇就说:人体正气虚弱的时候,风邪就会侵犯人体,这种侵犯往往从皮肤开始——如果皮肤不够致密,风邪进入皮肤,皮肤就会疼痛。风邪不解,进一步入侵小络脉,肌肉就疼痛。风邪不解,进一步侵入经脉,身体就一阵阵寒栗。等风邪进入最大的经脉——足太阳膀胱经,就会腰疼、脊背疼。
有些朋友可能没接触过中医,不知道什么叫做络脉、经脉。举个例子,络脉就好比乡村小道、乡镇公路,而经脉就好比纵横全国的铁路网,从这里看得出,人体越虚弱,风邪越疯狂,入侵的地方就越大越重要。
《素问·骨空论》也说:风邪侵入人体,会让人寒冷的战栗,身上冒汗,头痛,不想动弹,怕冷。
上面所述说的,不就是我们感冒时的一些常见症状吗?发烧、怕冷、头痛、皮肤酸痛,全是因为风邪入侵的缘故。
在这里,可能有读者朋友会问:你说风邪入侵,进入人体,人体就会发烧、怕冷,能不能给点更具体的解释?好的,这涉及到一个中医生理学问题。
我们身体最外层,是一层很薄的皮,皮上有毫毛。皮的底下是肤,肤是一层很薄的油层,古人说“肤如凝脂”,两者合称皮肤。
那么穿过皮肤,再往下就是肉层。我们去买肉,会发现肉分红、白两层。四川名医吴棹仙《医经精义》中对此考证说,白色的肉叫肌,红色的肉叫肉。肌与肉之间的界限,我们称作“腠理”,腠理质地比较疏松,里面有细小的孔道,孔道里有卫气在运行。
卫气是一种从食物中转化出的含有热量的气,它由内而外,持续向外宣散,保证正常体温。当风邪透过皮肤,进入腠理孔道当中,就会阻碍卫气运行。这就跟堵车似的。卫气发散不出去,郁在肌肉里面就会发热。外层的皮肤收不到热量散发,就会怕冷。
这个模型,就是中医来解释寒热问题的。
2.
风邪进入皮毛,除了损伤络脉、经脉、肌肉,还会率先损伤肺脏,因为肺合皮毛。
那什么叫“合”呢?
合的上半部分,是亼(ji),下半部分,是口。亼,是个尖尖的盖子的形状。口,是带口的容器。盖子和容器合二为一,就叫合。
皮毛是盖子,肺脏就是容器。两者构成“合”。说的再通俗一点,如果把病邪比作苍蝇,苍蝇钻透了盖子,不就进入菜盆里了嘛。
所以《素问·咳论》篇说:“皮毛者,肺之合也,皮毛先受邪气,邪气以从其合也。”意思就是说,当皮毛感受邪气了,邪气就很容易进入肺脏当中。
邪气入肺,人就会咳嗽、打喷嚏。这是肺驱邪外出的两种形式。中医说,肺为娇脏,就像个小姑娘,身上沾点土,就要擦干净。邪气影响了肺,就会生痰。
所以,我们基本把风寒感冒的原因搞清楚了,无非就是一个风寒邪气。
3.
因为中医认识到风寒的危害,所以才告诫人们要“慎风寒”。这就是感冒预防之道了。
曹雪芹《红楼梦》中,介绍林黛玉时说:林...先天生的弱,所以禁不住一点儿风寒。
王熙凤等媳妇伺候贾母夜间喝酒打牌时,也不敢玩到太晚,一是怕老太太疲惫,二是因为夜间寒凉,惟恐老太太感寒生病。
而第五十一回中,寒冬腊月里,宝玉的丫鬟晴雯,就是因为“仗著素日比別人氣壯,不畏寒冷”大半夜仅仅披着个薄衫出去玩,结果分分钟感冒了。
4.
说了这么多,相信大家对风邪已经有了一点了解。
明白了上面原理,我们就知道了风寒感冒的治法:既然风寒侵入人体,造成诸多证状,那我们用药物把风驱赶出去,不就行了嘛。
所以我们治疗风寒感冒的方法,就是要发散风寒。
在这里,我给大家推荐一个效果不错的方子,这个方子由民国时期中医大家时逸人先生所创,它的名字叫做“荆防解表汤”,是入选我们《中医内科学》的名方。
荆防解表汤:
荆芥6克 防风6克
苏叶6克 白芷3克
茯苓9克 杏仁6克
陈皮6克 神曲9克
生姜2片 大葱2公分
适应症:鼻塞声重、喷嚏、咳嗽、流清鼻涕、咽喉发痒但疼痛不显著、或有头痛、身痛。或伴随怕冷、发热
方解:风寒之邪,侵入人体,造成恶寒、发热、无汗症状,方中荆芥、防风、紫苏有挥发性,可驱散风邪。杏仁、白芷、陈皮理气化痰,以减少痰液分泌。神曲、茯苓健胃利湿,治疗肌肤疼痛。葱白、生姜和营卫,有促进排汗作用。
同时,时逸人先生该还出了这个方子的加减法,就是说,如果您某个症状特别突出,需要加另外一些药,增强功效。
如:
如果头疼的厉害,说明风邪比较严重。加川芎3克、菊花6克、僵蚕3克增强祛风
如果觉得身上疼,说明腠理气道不通,水液代谢有点障碍,化成湿邪。那就在原方基础上加秦艽6克,桑枝6克祛风湿
如果怕冷比较显著,那就在原方基础上加3克麻黄
如果咳嗽严重,在原方基础上加桔梗6克,前胡6克,牛蒡子5克
中药苏叶,解表散寒,止咳化痰
时逸人先生强调,本方为治疗风寒感冒之通用方剂。年青人若患感冒,不妨用此方。
而老年人,我指的是一部分老年人,感冒了浑身发冷,倦怠的了不得,脉象也沉得摸不着,此时不能用上面的方子,应该用陶节庵《伤寒六书》里的再造散。(印会河《中医内科新论》)因为有些老年人正气不足,撑不住发汗。就像国家国库空虚,没有充足粮草如何打仗。所以必须加点补药。亲们可要谨记这点。
再造散
党参9克 黄芪15克
炙甘草6 桂枝9克
熟附子9克 大枣5枚
羌活9克 防风9克
细辛4克 川芎9克
白芍9克 生姜9克
关于再造散,最后强调一下,若老年人感冒了,嗓子疼的很严重,流黄稠鼻涕,可千万别用,否则一补,嗓子疼的可更厉害。(《中医内科新论》)您还是乖乖带着老头们去医院吧。
冬日天寒,不妨提前买点中药包起来放着,说不定哪天得了风寒,就赶紧拿出来,当煮茶一样煮一包“荆防解表汤”,自渡一回,不亦美哉?
|
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|